超滤
早在1861年,Schmidt首次在过滤领域提出超滤概念。20世纪70~80年代超滤技术高速发展,应用面越来越广,使用量越来越大。目前,我国已开发了多种不同结构形式的超滤器,并在纯水、超纯水制备和溶液浓缩分离、工业废水处理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
超滤的工作原理
由于超滤膜具有精密的微细孔,超滤虽无法去除无机盐和溶解性有机物等小分子的性能,但对于截留水中的细菌、病毒、胶体、大分子等微粒相当有效,而且操作压力低,设备简单。因此超滤用于纯水终端处理是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。此外,超滤亦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、食品工业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各个领域。在外力的作用下,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超滤膜表面流动,溶液中的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、无机离子,从高压侧透过超滤膜进入低压侧,并作为滤液而排出;而溶液中的高分子物质、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超滤膜截留,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液形式排除。由于它的分离机理主要是借机械筛分作用,膜的化学性质对膜的分离特性影响不大,因此可用微孔模型表示超滤的传质过程。